「我想忘掉他。」
在催眠會談室中,坐在我對面的小宇(為保護當事人,名字為化名)架起笑容告訴我此次前來催眠的目的,但我可以感覺到這個笑背後似乎有好多情緒被封存在裡面。
「我的催眠不會讓你刪去某些記憶,但如果你願意,我們或許可以聊聊這個人、這段關係對你而言經歷了什麼,這似乎對你有好大的影響,大到讓你覺得想要把這段回憶從大腦給刪除。」
在聊了一些時間後才發現,原來小宇想忘記的不是對方這個人,而是自己對於這段關係的一些罪惡感。
在其他的催眠中,另外一位當事人,簡稱B,告訴我他目前身在兩段關係中,雖然有不同的人滿足自己不同面向的需求,但在面對相對開放以及沒有承諾的關係中,會浮現的不安全感、猜疑,也是B需要跟自己還有對象不斷對話的挑戰。
而當這些情緒浮現時,好像也讓B聯想到了某些生長經驗⋯⋯
感情呈現的面貌是多元的,不論你選擇是封閉式關係或是開放式關係,與親密對象的互動裡,其實往往最能反映出我們脆弱又真實的那一面。
內容目錄
在感情中與對方的互動,反應了我們的心裡最底層的需求
有人曾比喻談感情這件事就像飛蛾撲火一樣,進入一段關係,似乎無法不受到傷害,不論是主動離開的人或是被告知結束的那方。但人們還是不自主地被戀愛給牽引,猶如飛蛾總被火光給吸引般。
正因為如此,在音樂市面上決大部分的歌曲,多在描述愛情,不論是甜蜜的、痛徹心扉的、憤怒的、擔心害怕的、嫉妒的⋯⋯各式各樣的心境,那些在愛情關係中才會出現或是特別明顯的感受。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在關係裡要學會如何跟自己也跟對方好好相處,那麼,一段良好的關係應該會是長什麼樣子的?
我曾在一本書裡看到這一篇短文,書名為《大概是時間在煮我吧》,作者是張西,她是我滿喜愛的一位作家。
這本書裡頭集結了非常多篇散文、短記,大多都是在講述感情,細膩地文字道出了許多在感情中浮載浮沈、渴望追尋些終極目標的人們的心路歷程。
和他聊到他與伴侶之間巨大的差異,他們能夠誠實地將自己的需求、期待、願意討論與妥協的部分攤開來細聊,我心裡很觸動,忍不住說,會不會這就是大人的愛情啊:
大人的愛情,是把彼此的需求告訴對方;
而小時候的愛情,是努力地想要符合、完成對方的需求。
釐清自己要的是什麼,儘管每個階段可能並不一樣,仍需要對自己挖探的根本原因是,愛的其中一個巨大阻礙是自己模糊的心。
後來又跟他聊到某些感情裡無法言說的部分,也許來自社會期待、來自同儕差異,這些組成自己的元素中,有些正巧成了受傷的來源,所以才這樣寫下——
有時候會很心疼
那些不能或是不敢說出口的話
是不是堆積在心裡變成一種傷
任誰也無法踐踏的時候
就只剩自己在傷害自己
所以心疼
未開的口
都是傷口
《未開的口》
愛的其中一個巨大阻礙是自己模糊的心
順著張西的這篇短文,我認為除了當事人清不清楚自己理想的感情對象、狀態之外,在日常相處中,能否覺察到自己在關係裡的習慣和反應也是很重要的。
那麼,有沒有什麼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認識自己呢?
有的,有一套系統稱為依附理論,最早來自於嬰兒和母親的互動關係,隨著心理學家的研究,漸漸地被帶到了成人伴侶世界當中。
曾有個著名實驗:
實驗家拆散剛出生的恆河猴與母猴,接著提供兩個代理的猴媽媽,讓幼猴選擇:一個是金屬做的猴媽媽,手上拿著一瓶奶;一個是外表鋪上布的猴媽媽,但沒有奶瓶。
大多數時候,幼猴只有在肚子餓需要喝奶時才會去找金屬猴媽媽、其餘時間則都待在布猴媽媽的身邊,緊緊抱著,尤其在受到驚嚇時。
由這個實驗可以看到即使對於剛出生的恆河猴,與布猴媽媽的身體接觸、獲得的安全感等需求,大於只提供溫飽、生存所需條件的金屬猴媽媽。
而更何況,人類嬰兒相對其他動物,需要被照顧的時間是最長的。
而依附理論最早是由約翰.鮑比(John Bowlby)提出來的。
鮑比提出一個概念:他認為有一套演化系統稱為依附系統。
這些依戀系統只有一個簡單的目標——為嬰兒與照顧者創造親密的身體接觸,並且維持下去。
會這麼做的嬰兒以及會給予回應的照顧者,他們的基因比較容易傳給下一代。
不同的依附風格會有主要的幾個差別:
- 對親密關係與陪伴的看法不同
- 處理衝突的方式不同
- 對性的態度不同
- 溝通自身想法與需求的能力不同
- 對於情人與感情的期待不同
無論是小孩或是大人,他們真正的依戀對象會符合兩個標準:
一是與依戀對象分離會造成焦慮,往往會伴隨著抗議(小孩的表達方式是哭泣);
二是失去依戀對象會帶來悲傷。
一個孩子通常會有多個依戀對象,包括父母、祖父母、手足,或某個固定照顧者。
從孩童的角度來看,這些人是不可互換的。依戀的對象確實也有階級之分,位在頂層的主要依戀對象通常是母親。
鮑比認為,隨著年紀越大,我們對重要他者的期待開始有自己的看法。
我們與依戀對象互動的最初經驗,大多發生在出生後幾兩年內。一旦看法被建立,便會在孩子得心中形成心智模式,影響他們對人際關係的期望以及在人際關係中的表現,影響的範圍不僅限於童年,甚至長達一輩子。
這些心智模式讓嬰兒時期的經驗影響成年後的行為
這也正是鮑比與佛洛伊德的不同之處。鮑比認為真正重要的是母親與孩子之間的實際互動,這些互動形成心智模式,而模式將互動經驗轉化為一輩子的人格特質。
依附類型種類
而在介紹有哪些依附類型之前,我們可以發現自己是偏向哪種類型的依附關係,進而幫助自己!
首先,你可以先點進去這個網址測驗一下:
(測試的過程如果覺得有困難,可以先設定你想測驗的是哪一段關係,回答問題時請思考你在這段關係中對於該問題的答案。)
https://www.tip.org.tw/evaluatefree11
接著你看得到在四種象限中,你是偏向哪種依附類型。
依附關係適用在各個關係裡,從親情、友情、愛情、職場皆是,但一個人的依戀風格更可能因為關係而有所改變,會依照不同關係而不同。(例如對於友情是焦慮,在愛情裡是逃避)
我們先以一個著名實驗來解釋不同依附類型的孩子所會有的呈現樣貌。
瑪麗.安斯沃斯提出一個陌生情境測試
分別讓母親、孩子和陌生人經歷分離再重聚的八個步驟,激發兒童的依戀機制並且表現出來。
藉由觀察小孩在媽媽回來時的反應,而不是小孩在媽媽離開後的反應。
焦慮型:
「媽媽離開房間後,小孩變的極為不安。但是,當媽媽回到房間,孩子的反應卻十分矛盾。
一方面,見到媽媽會很開心,卻也因為媽媽剛才離開他而生氣。
這類孩子需要花比較久時間才恢復平靜,即便他平靜下來也只是暫時性。過一下子,他又會生氣把媽媽推開,再度開始哭。」
焦慮型依附的人渴望親密關係卻又內心拉扯,反映出他們極度需要感情生活,又討厭自己因為沒有感情生活而感到如此不安。
他們往往對伴侶吹毛求疵,如果伴侶沒有注意到他們,他們會感到失望或是被拒絕。他們為這類事情感到心神不寧,情緒大起大落。
他們會極度需要情感連結,又討厭這種不安全感。
焦慮型依戀的人常會說出這樣的話:『我擔心伴侶不想和我在一起,我發現其他人不如我所希望的一樣與我親近。我想與對方合而為一,這種渴望有時會把別人嚇跑。』
他們可以輕易的察覺伴侶的心情波動與行為改變,這些感覺大多是準確的,可是焦慮型依戀的人會把任何改變都歸咎於自己。他們在感情中容易產生負面情緒,也容易生氣難過,所以常常會做出不符合自己個性的事,甚至在衝動下說出會後悔的話。
但是,其實只要伴侶給予足夠的慰藉與安全感,就可以擺脫執著,感到幸福滿足。
焦慮型依戀的人面對生存威脅時,往往很難調整情緒,例如摯愛過世時,他們悲傷的時間往往比其他人來得更長,悲傷的程度也更深刻。他們生病時會迫切希望有人能繞他們的病情好轉,卻不願相信醫生,同時放大問題,想像最糟的結果。
逃避型:
「媽媽離開房間時,孩子一副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似的,等媽媽回來,孩子也沒什麼反應。不管是媽媽在不在身邊,孩子都繼續玩自己的遊戲。不過這是表面,其實,這些孩子內心一點也不平靜。研究人員發現,在媽媽離去時,這些孩子的心跳也會加速,跟那些表現出焦慮不安的孩子一樣,另外,這些孩子的腎上皮質醇(一種壓力賀爾蒙)也升高了。」
逃避型依戀的人在社交場合可以表現得很迷人,但通常不是讓人感受到窩心體貼的那一種,而是展現擅長娛樂別人的那一面。
在談戀愛時,這類人不擅長提供伴侶所需要的支持。如兩人發生衝突,往往會疏遠對方。
其實,他們也希望擁有親密關係,只不過,會喜歡跟戀人保持一點點距離,因為太過親近只會讓他們感到不自在,不會花無謂的時間擔心感情問題,也不怕被拒絕。
他們不輕易對伴侶敞開心胸,因此戀人常常覺得有距離感而抱怨,談戀愛時,一旦戀人流露想要控制的跡象,或是逾越了他們的界線,就馬上會有所警覺。
就情緒管理方面,逃避型的人面對威脅時,往往會否認自己的感受,不願依賴他人的協助,而且通常會試著自行解決。
安全型:
「媽媽離開房間後,孩子會表現出明顯的不安,等媽媽回來,孩子會非常開心,迫不及待迎接媽媽的歸來。只要媽媽在身邊,孩子很快就會受到安撫,平靜下來,繼續投入遊戲。」
安全型依戀的人會認為其他人基本上都是好人,並預設他人的行為都是出於善意。他們談戀愛時,會期望情人同樣充滿了愛,並適時給予回應。他們能好好的傳達自己的需求,同時能夠解讀伴侶的情緒,適當回應情人的需求。他們對於別人的拒絕不會過度敏感,也不會隨時擔心被遺棄。
他們自然接受戀情中發生的一切,不會輕易因為感情事而心煩意亂。樂於跟伴侶分享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對方需要他們時,也不會吝於伸出援手支持對方。
如果失戀了,他們不至於喪失自信和自尊,而是相信自己會找到另一個值得去愛的人,這個人也會愛他們。
面對重大威脅時,例如生病、失業、或是面對死亡的恐懼時,他們更懂得管理情緒。
混亂(排除)型:
在歸類上不屬於逃避或焦慮,也可能是兼具兩型的特色。
依附類型並非無法改變
不是安全依附型不代表自己不能談戀愛,不代表這是一種疾病。
一般人口的依附組成模式,安全型依附佔五成、逃避型佔兩成五、焦慮型佔一成五,其他屬於混亂(排除)型依附(即既同時有逃避型與焦慮型的狀況)。
沒有任何依戀模式的組合是註定會失敗的。就算一對伴侶必須面臨比別人更多的問題,只要了解各自依戀模式的影響,努力解決這些挑戰,例如透過諮詢,也可能成功維持讓人滿意的穩定關係。
你也可以習得安全型依附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照顧者,造就了你是不安全依附者,安全型依附還是有機會透過其他機會形成,主要有兩個方式:
1、在生活中,有另一個人(非照顧者)代替了照顧者,與你建立了有意義的穩固關係。在童年或是青春期,這個人可能是阿姨、叔叔、養父、教師、心靈導師或教練;成年後,這個人可能是情人、配偶、治療師。
2、你透過深刻反思,有意義地深入瞭解自身經驗(通常是借助治療師的協助),說服自己:我的童年經驗真的很糟,但或許我可以做得更好。
參考資料
《依戀效應》–Peter Lovenheim著
《依附》Amir Levine,M.D. & Rachel S.F. Heller,M.A.’
改變的路上有我陪你,快點手刀預約催眠吧!
我是火星誠靈平衡師團隊中的催眠師Ella,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感興趣可以按讚粉專進行追蹤,我們每周都會有2~3篇的更新!
如果你對催眠療癒感興趣,歡迎加入火星誠靈LINE@ 掌握第一手消息!
火星誠靈實驗室
立即預約:projectmars-spa.com/contact/
官網:https://projectmars-spa.com/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spa.projectmars/
LINE@:@spa-m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