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特性!善用你的天賦吧!

感受力特別強不是過錯,你可能是高敏感族群!

「每次看完一些有悲慘或虐心情節的電影、小說等,心情就會變得極差,而且會一直反覆的去想那些片段,想到晚上都失眠的程度,大概要一週以上的時間才能漸漸平復。 

有時候看一些暴力、黑暗的電影也會這樣,看完心裡會很不舒服且整天都悶悶不樂。 

雖然會不斷告訴自己:那些都是虛構故事,不必認真,但還是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反應……」

在社群平台上,一則匿名的投稿中敘述著自身的困擾,她也在文章標題也備註著『高敏人請進!』,想知道有沒有同樣特質的人可以提供自己一些改善的方法?

而有則留言這麼回應版主「原來這樣是高敏感……一直以為我只是比較感性」。

版主則回應了對方,「我第一次聽到也感到很驚奇!你可以測測看自己是不是高敏感族群喔!」

是的,看到這邊的你,不知道有沒有聽過高敏感這個詞彙?

在你的成長經驗中,是否常被身邊人認為膽小、害羞、內向、戰戰兢兢、容易擔心壞事發生、易受他人影響及被外在刺激淹沒嗎?

而這是許多高敏感的人也常有這樣的共同經驗,像是常常被說:「你太敏感了啦!」、「你只是想太多了,事情沒有這麼複雜吧!」…等。

也許這些成長經驗讓你感到很挫折,不過你並不奇怪,可能你是擁有高敏感特質的人喔!

如果不確定自己到底是不是高敏感族群,可以參考下面這個網址,先花點時間測試看看吧!

測完後會看到分數的顯示

高敏感族群的真相—誤以為自身有缺陷

在介紹到高敏感族群時,許多人會提到伊蓮.艾融博士,她自己就是高敏感族群,也是研究這個領域的專家。

「高敏感族確實會吸納很多被其他人所遺漏的所有小細節。對於其他人看似很普通的事物,像是巨大的樂聲或擁擠的人群對高敏感族而言,都可能是高度刺激,因此會備感壓力。像是大多數人會忽略警笛聲、刺眼的光線、怪味、喧囂和混亂,可是高敏感族卻會被這些事物所干擾。」

她的著作《高敏感族自在心法》集結了五年的研究、深度訪談、臨床經驗、課程以及與成千上百位高敏感族個別諮商的成果。

假如你是一位高敏感族,有可能很難意識到其實你有某種顯著的能力。

大多時候你只會注意到自己似乎無法像其他人一樣忍受那麼多。

但請別忘記自己也是屬於常常展現出很棒的創造力、洞察力、熱情以及關懷的一群人。

事情是一體兩面的,這些敏感特質意味著高敏感族也會謹慎、內向,需要更多的時間獨處。

不具備這種特質的人可能很難理解這點,他們容易會認為高敏感族膽小、害羞、脆弱或是不善交際——好像這就是一大罪過。

由於害怕被貼上這些標籤,所以高敏感族嘗試要和其他人一樣。但那又使他們變得情緒過度激發和煩憂。於是又被冠上神經質或是瘋癲的標籤,一開始是被其他人,後來是被高敏感族群自己。

高敏感族的特質

每個高敏感的人都是獨立特別的個體,這些特質並非百分之百相同。

作者也不斷在書中強調,同樣都是高敏的孩子,也會因為照顧者的個性、教養方式不同而讓高敏感孩子長出完全不同的個性

這個想法和星座有些類似,世界上也並非只有十二種人,影響性格的因素太多了,目的是要能認識自己的特質,與之好好共處。

  • 擅長挑錯和避免犯錯
  • 相當認真負責
  • 能夠全神貫注
  • 具有高度同理心
  • 能辨識聲音或氣味的細微差別
  • 特別擅長需要警覺性、準備性、速度以及覺察細微差異的任務
  • 常常思考自己的思維方式,對於同一件事情能從各種不同面向去思考
  • 深受他人的心情和情緒所影響
  • 較容易受到刺激物的影響,例如咖啡因,除非非常習慣了
  • 比較屬於「右腦思考型」(在綜合思考中較少線性思考,而較多創意)

哈佛心理學家傑洛姆.凱根投入許多心力在高敏感特質的研究上。

研究發現敏感孩童的體液(血液、尿液、唾液)顯示出,在他們的腦部會呈現出高濃度的正腎上腺素,尤其是孩童皆在實驗室接觸各種形式的壓力之後。

正腎上腺素與情緒激發有關。

敏感兒童的體液也包含了較多的皮質醇,無論是在壓力下或是在家時皆相同。皮質醇是一種激素,當一個人在情緒持續激發或是戒慎的狀態下就會出現。

高敏感族的神經系統在更容易反應較細微的經驗,而當這類人必須回應強烈的刺激時,也會較慢復原。

但是,身為高敏感族並非無時無刻都處於較激動的狀態中喔!只是比較容易被新的或是長時間的刺激激發出反應。(身為一位高敏感族群並不等同於「神經質」—亦即沒有明顯的理由也會時常感到焦慮)

高敏感族可以怎麼照護自己的健康與生活

高敏感的身體需要各式各樣的休息。

尤其是睡眠的部分,如果正在看此篇文章的你有睡眠上的困擾,請把改善睡眠當作優先處理的目標!

而如果高敏感族是做晚班或是混合班輪班的工作,在工作上的表現相對來說可能會較一般人辛苦,時差也會恢復得比較慢。

聆聽身體要告訴你的訊息

你的神經系統、身體相對一般人來說都是較敏感的,因此當你感到昏昏欲睡時,請立刻就寢休息。

如果你擔心躺在床上後,思緒不斷地飛奔,無法好好入睡。

這時候你可以做一些閱讀,或是乾脆起床把記錄下現在的思緒、想法,或解決方法,然後再回到床上,信任自己的身體與腦袋會在睡眠休息的這段時刻找出對我們有用的方法。

找到其他類型的休息

高敏感族通常非常認真負責,有可能是完美主義者。常常等到工作中所有的細節皆已完成後,才能「玩樂」。

細節就像激發情緒的小針頭般在戳著我們,讓人難以放鬆及開心起來。

如果你感到憂鬱,在其他方面太過情緒化、睡不著,或顯現出其他失衡的徵兆,那請多安排自己一些玩樂的活動。

玩樂不一定是要與他人狂歡、情緒感到激動和快樂才算是。

或許,對高敏感族而言,樂趣就是靜靜地讀一本好書、插花種樹,以自己的步調做事,或不疾不徐地下廚,安安靜靜地在家享用美食。

當然也可以跟朋友約定好一起玩樂,但如果發現自己需要獨處時,也讓朋友知情,以免如果中途離開對方會感到錯愕。

讓自己有充分的「停工期」

純粹讓心情放鬆以及想想一天中發生的事。有時候忙碌了一天,工作、開車、整理家務時,找個小空檔讓自己休息一下。

高敏感族不一定都是內向的

整體來說,有七成的高敏感族傾向於社交「內向型」,有三成的是外向尋求刺激型。

內向型不代表不喜歡人群,只是更喜歡有幾位要好的朋友;外向型的敏感族,兼具社交性和深沉的內在世界,待在群體會讓他們感覺更自在。

但即使是最內向的人,偶爾也會變得外向並且喜歡一個陌生人或是一群人;反之亦然,即使是最外向的人,偶爾也會變得內向。

外向的高敏感族

會有較大的朋友圈,而且通常喜歡團體和陌生人。因為雖然喜愛人際社交,但因為也同時會接觸到大量的刺激,所以常常會已超過自己界線的社交性示人。
而尋求刺激型的高敏感族責付有冒險性,喜歡探險,厭倦一直重複同樣的事情。但一樣因為自己也是容易受到過度刺激的體質,會讓他們在事後疲憊不堪又自責,和駕駛一邊踩油門一邊剎車的感覺很相似。

榮格認為內向與外向這兩者在大多數人身上會交替出現,就像吸氣和吐氣一樣,但是有些人一直吸氣或一直吐氣。

而這兩種態度跟是否善擅長社交並無直接相關。內向只是反觀內心、直指主體與自我,而外向直指客體。

如果你身邊的人是高敏感族,你可以注意什麼?

  • 高敏感族會放大刺激,他們更容易注意細微末節,或許在某些情境一般人會覺得是些微刺激,但對他們而言會顯得比較焦慮或神經質。
  • 面對到倉促行事或不耐煩的情況中,會更激起高敏感族的緊張,當你發現對方可能需要幫忙的時候,可以詢問「我可以如何幫助你保持冷靜?」,或是你可以沉默不語、分散注意力(譬如跟他們聊天)、循序漸進地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
  • 高敏感族一般都很認真負責,並且會盡力而為。有許多人天賦異稟,但是當被過度激發時,沒有人會表現良好,而且高敏感族比其他人更容易被過度激發。在被監看或是處於壓力的情況下,他們越努力嘗試就越容易失敗,這可能也讓他們容易挫敗。如果有觀察到這個現象,或許可以嘗試建議對方可以在安靜和冷靜的環境中工作或是處理事情。
  • 高度的刺激(譬如吵鬧的教室)會使高敏感族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到苦惱和疲累。雖然有些高敏感族會出現退縮行為,但也有些會變得特別過動。
  • 高敏感族需要較多時間與自己獨處和休息,請不用過度擔心一定是對方不喜歡與自己互動,因為他們確實需要利用一些時間私下處理、消化自己的經驗。

資料來源:

Elaine N.Aron《高敏感族自在心法》

https://www.suncolor.com.tw/event/books/highlysensitive/quiz.html

改變的路上有我陪你,快點手刀預約催眠吧!

我是火星誠靈平衡師團隊中的催眠師Ella,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感興趣可以按讚粉專進行追蹤,我們每周都會有2~3篇的更新!

如果你對催眠療癒感興趣,歡迎加入火星誠靈LINE@ 掌握第一手消息!

火星誠靈實驗室

立即預約:projectmars-spa.com/contact/

官網:https://projectmars-spa.com/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spa.projectmars/

LINE@:@spa-mars

預設圖片
催眠師 Ella

在學習催眠之前,我其實也接觸了一些可以探索心靈的一些療癒系統,像是靈氣、薩滿、奧秘學校…等。直到接觸了催眠之後,我發現這是對我而言最有效用的。

我認為『催眠可以很靈性,也可以很科學。』

這很符合從小便對神秘學感到很好奇,但又同時很喜歡專業助人工作相關知識的我。而也在我越學習催眠後越發現,催眠無所不在,甚至可以說我們的生活即是催眠。我希望可以透過催眠讓自己還有身邊的人可以透過催眠讓自己的往想要的生活更近一步。

guest

0 留言
回饋意見
查看所有留言